“互联网+教育”案例
姓名: 周 璐
单位:同心二中
“互联网+教育”案例
同心二中 周璐

摘要:我爱英语,也爱当老师,但我更爱的是跟学生们在一起,共同成长,共同学习。他们是我生命中永不熄灭的灯。我一直努力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、活泼生动的、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氛围。我喜欢看到学生们从胆小怯懦到勇敢表达的蜕变,我喜欢看到学生们从发音不准到熟练流利的提升,我喜欢看到学生们从兴味索然到积极参与的转变,我喜欢学生们从调皮捣蛋到成熟稳重的飞跃。我最好的年华里,不是遇到了他们,而是有了他们,我才有了最好的年华。
2022年4月7日,由于疫情原因,我县采取了“停课不停学”的线上授课的方式如期“开学”了,我使用的是宁教云和钉钉软件来对学生进行线上上课,任务重,压力大,但我对新的挑战还是充满了信心,现把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记录如下。
1、准备工作
我校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县城的学生,英语基础还可以,但是在第一节课后,学生给我反馈的信息是授课时间短、PPT内容多,翻页速度快,存在疑问的地方来不及记录,抄不全笔记,课后无法复习。基础较好的学生说课件内容太多,想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,要翻阅太多;基础较弱的学生说用手机拍照或者截屏,但是图片量大,手机内存不够用;家里没无线网的学生说看回播课,需要很多流量。
所以我在听说课的时候用PPT讲授,没有听说课的时候一般都是手机对着书给学生一句一句讲,有新笔记和知识点的时候就记录和标注一下,方便学生抄笔记。学生们有了我的笔记,都感觉减轻了不少压力。他们非常感谢我的付出,但是我认为说感谢的人应该是我,是他们让我体现了自己的价值,让我成功体验了成就感和自豪感。
2、作业方面
我教两个班级,八年级7、8班,每次当我讲完课的时候,都会分层次布置作业,有创新作业和非创新作业,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完成相应的作业,体现因材施教。当天我就会把作业发到群里,最迟第二天晚上上交,然后进行批改,学生也会有时间和精力更好的完成英语作业。当然,我还会每天在群里面发打卡作业,学生进行听力、口语、朗诵打卡,结束之后还会颁发奖状。


还有优秀的创新作业我也会发到群里面,让其他学生相互学习。

有的同学对自己的要求高,觉得题不够做,每天都跟我额外再要题做,有的同学基础薄弱,我建议他们把单词背诵做好,推荐了百词斩APP,能力好的同学越来越优秀了,能力弱一点的同学每天都有进步。所以,做学生喜欢的老师,做学生的良师益友,这是所有教师最美的追求。
3、答疑方面
我采取了微信或者宁教云答疑的方式,由学生提出他们个别的疑问,进行解答。

4、自我学习方面
每天我都会认真备课,用最简单的方法给学生讲课,布置作业也是分层布置,给学生没有很大的压力,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并且成长,看到他们每天快乐的学习新的知识,我也感到非常的欣慰与开心。

5、情感方面
我也特别想感谢家人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鼓励,他们为了不影响我上课和答疑,在我工作的时候,把手机和电视都关掉,一句话都不说,生怕声音大了影响我上课。父母说:“你是教师,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为国家出一份自己的力量!”他们的话一直激励着我。与此同时,在全国人民共同防疫抗疫的过程中,我也接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精神洗礼。抗疫一线的英雄们义无反顾地进行抗疫,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,那么我该怎么做呢?无论何时何地,都要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和使命,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,我更应该做好本职工作,教书育人,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。